青海民和縣全力解決受災群眾民生問題
點長“吹哨” 部門報到

“沒想到這么快就通電了!”燈光亮起,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亭鎮(zhèn)官東村吉泰路安置點群眾紛紛點贊。
12月26日18時,民和縣黨群服務工作組負責人接到電話,官東村吉泰路安置點板房已安裝完畢,但還沒通電,點長張孝和請求協(xié)調解決。經協(xié)調,電力部門克服人員緊缺困難,迅速派出工程隊搶修,3小時后,吉泰路安置點全面通電。
在集中安置受災群眾過程中,民和縣在各集中安置點堅持落實有水電、有采暖、有公廁、有生活垃圾收集設施、有黨群工作站、有醫(yī)療服務的“六有”標準,同時推行安置點點長負責制等機制,推動災區(qū)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。
針對集中安置點管理難,民和縣迅速從縣級部門機關、各鄉(xiāng)鎮(zhèn)選派64名領導干部擔任安置點點長,推行“點長‘吹哨’、部門報到”民生問題速辦機制,讓受災群眾的急難愁盼能夠被及時感知、快速響應、高效辦理。
因地震導致水管損壞,民和縣中川鄉(xiāng)金田村下馬家集中安置點一度供水緊缺。安置點點長第一時間反饋情況,不到兩小時,縣自來水公司趕到現(xiàn)場,排除故障、搶修管道,并安排供水車保障供水。
“安置點群眾吃水用水是大問題,通過民生問題速辦機制,難題很快解決了。”下馬家集中安置點點長馬玉明在自來水管鋪設現(xiàn)場說。
“在統(tǒng)籌推進災后重建工作中,我們堅持把服務群眾作為出發(fā)點和落腳點,不斷推動力量和資源重心下移,形成強大工作合力。事事有回應,件件有著落,讓受災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溫暖。”民和縣委副書記侯全明說。截至目前,全縣91個安置點全部成立臨時黨支部,組織引導安置點群眾開展生產自救、互幫互助,齊心協(xié)力做好道路清通、環(huán)境整治、垃圾清理等各項工作。
“黨支部雖然是臨時的,但我們的工作不能‘臨時’,作用發(fā)揮更不能‘臨時’。每一個點長積極作為,發(fā)揮基層黨組織戰(zhàn)斗堡壘作用,帶領群眾增強信心、渡過難關?!敝写ㄠl(xiāng)河西村小學廣場集中安置點點長、臨時黨支部書記王文強說。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推薦閱讀
- 青海海東受災地區(qū)陸續(xù)恢復教學
- 人民網海東12月22日電 (馬可欣)本網從海東市抗震救災指揮部新聞發(fā)布會獲悉,災情發(fā)生后,海東市對全市816所學校28.67萬名學生,2.03萬名教職工及校舍安全情況進行了全面排查,妥善安排應急避險、學生轉移安置、恢復學校教育教學等工作。 民和縣12月19日、20日中小學、幼兒園全部停課。…
- 青海共建成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2275個
- 人民網西寧12月22日電 (記者張莉萍)記者從“新時代 新青海 新征程”青海省郵政管理局專場新聞發(fā)布會獲悉,截至目前,青海省共建成縣級統(tǒng)倉共配中心29個、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2275個;“快遞進村”覆蓋率達到85%,較2022年提高7個百分點;1-11月,帶動全省農村快遞業(yè)務量和投遞量分別同比增長38%和49%,帶動“青字號”特色農畜產品銷售額突破10億元,有效服務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,有力支撐全面鄉(xiāng)村振興。 青海省郵政管理局持續(xù)鞏固提升建制村通郵成果,全省4147個建制村郵件周投遞3頻次基本全覆蓋?!?/a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