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家庭教育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。草案規(guī)定,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(jiān)護人在實施家庭教育過程中,不得對未成年人有性別、身體狀況等歧視,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。
家庭教育法草案給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者敲響警鐘,對“打是親罵是愛”的錯誤觀念進行糾正:家庭教育,不是關起門來一家一戶的“私事”,而是被納入國家教育事業(yè)發(fā)展規(guī)劃和法治化管理軌道的“國事”!耙患胰,一國興仁;一家讓,一國興讓”,家庭是國家發(fā)展、民族進步、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,辦好家庭教育不僅事關孩子的健康成長,更事關公共福祉。
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。然而,養(yǎng)育了孩子,自然就能成為好家長嗎?并非如此。不論是“不寫作業(yè)母慈子孝,一寫作業(yè)雞飛狗跳”的抱怨,還是將毆打虐待孩子作為教育手段,都暴露出“施教者”教育能力的缺失。
家庭暴力作為一種懲戒手段,簡單、粗暴。面對犯了錯誤的孩子,應用言傳身教、循循善誘等科學方式教育,不能抬手就打。然而,家庭暴力對孩子身心造成的傷害不可估量,亟須叫停。需要注意的是,“家庭暴力”也應包括“冷暴力”,對孩子采取恐嚇、呵斥、諷刺、冷漠等方式,也會傷害孩子的幼小心靈。其實,世界上最疼愛孩子的,莫過于父母。所謂“打在兒身,疼在娘心”,除了極個別的情況,如果能有更有效的方式把孩子教育好,家長一定舍不得動手。反之,在家長不掌握科學教育理念、不具備科學教育能力,甚至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緒的情況下,讓他們采取合理的手段教育孩子,很難。
辦好家庭教育,“施教者”需要先受教育。江蘇省婦聯(lián)與有關部門開展的家庭教育現(xiàn)狀問卷調查顯示,近50%的家長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,約八成家長缺乏相關知識和經(jīng)驗借鑒,迫切需要家庭教育服務。辦好家庭教育,家庭、學校、政府、社會都有責任。當前,一些地方和部門開設“家長課堂”“家長學!保龀隽朔e極探索。如江蘇省印發(fā)《關于加強與改進中小學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意見》,要求中小學家長學校每學期組織1—2次家庭教育指導和實踐活動。全面開展家庭教育指導迫在眉睫,令人欣慰的是,一些高校開設了家庭教育相關課程,部分師范類院校設置家庭教育方向,2020年,上海還推出了“萬名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計劃”。
在立法管住家長“巴掌”的同時,我們還需認識到,“好孩子是夸出來的”也并不是萬能靈藥,獎勵和懲罰都是教育的必要手段,如同前不久教育部出臺的《中小學教育懲戒規(guī)則(試行)》,家庭教育也應被賦予科學合理的“懲戒權”!澳缱尤鐨⒆印保诤⒆臃噶隋e誤時,適當適度的懲戒必不可少,如此,才能讓孩子知敬畏、守規(guī)矩、懂進退。家庭教育立法,保護的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,絕不是袒護縱容“熊孩子”。孩子不能只在贊美聲中長大,適宜的批評教育十分必要。這就需要通過司法解釋或案例宣傳等方式,對家庭教育的“懲戒權”進行規(guī)范和引導,既劃出紅線底線,也掛上指路標識。
以改革創(chuàng)新精神 大力推動青海高質量發(fā)展 7月1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(chǎn)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(fā)表重要講話,深情回顧中國共產(chǎn)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,高度評價一百年來中國共產(chǎn)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(chuàng)造的偉大成就,莊嚴宣告“經(jīng)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(xù)奮斗,我們實現(xiàn)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,在…【詳細】
持續(xù)加強部署指青海省防汛工作 8月18日,記者從青海省應急管理廳獲悉,根據(jù)相關部門會商研判,近期青海省仍有較強降雨過程,局部地區(qū)極端強降雨依然可能發(fā)生。為全面做好防汛各項工作,省應急廳及時召開全省防汛視頻會商調度會,聽取各地雨情、水情、汛情及防汛工作開展情況,分析當…【詳細】
爭取落實瑪多“5·22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中央預算內(nèi)投資6.6億元 8月18日,記者從青海省發(fā)展和改革委員會了解到,近日,國家發(fā)展和改革委員會下達青海省瑪多“5·22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重點項目18項,總投資8.15億元,安排中央預算內(nèi)投資6.55億元,目前已到位資金3.32億元。這批項目的安排,將有力支…【詳細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