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1日下午,MF8244航班搭載著浙江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海西班、天峻班183名學生和帶隊教師從青海西寧曹家堡機場起飛,前往浙江杭州蕭山機場,開啟新學期征程。這也是疫情轉折后,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次采用“包機復學”形式運送學生返校。
在對口支援省舉辦異地班,是推進對口幫扶,提升辦學水平,共享優(yōu)質資源的重要舉措。目前,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(xù)向好,浙江省公布了開學時間。面對疫情防控和集體返校學生需求,海西州教育部門主動對接航空公司、辦班學校,協(xié)調包機和取消經(jīng)停、更改航線直達杭州等事宜。
與此同時,在機位安排、地服保障、登機安檢等環(huán)節(jié)實現(xiàn)快速協(xié)同,做到防控措施科學有效。開設專屬值機柜臺,提高值機效率,為復學包機學生開辟“綠色通道”。發(fā)放防護口罩,提醒注意事項,叮囑學生進一步做好個人防護,鞏固疫情防控成果。學生家長們紛紛表示,海西州委州政府為莘莘學子搭建求學空中通道,讓學生放心、讓家長放心、讓學校放心。
在繼承和發(fā)揚“兩彈一星”精神中勇攀科技高峰 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秉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,繼承和發(fā)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、服務人民的優(yōu)秀品質,弘揚“兩彈一星”精神,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,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(yè)中去。 ——摘自…【詳細】
弘揚“兩彈一星”精神 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 1964年10月16日,大漠深處一聲巨響,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;1966年10月27日,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;1967年6月17日,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;1970年4月24日,我國第一顆人造衛(wèi)星發(fā)射成功!【詳細】
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副壩工程壩體混凝土正式封頂 8月27日,記者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關部門獲悉,柴達木盆地規(guī)模最大的水利工程——格爾木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副壩工程壩體混凝土正式封頂,標志著該工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。 那棱格勒河水利樞紐工程位于海西州格爾木市烏圖美仁鄉(xiāng)境內,是柴…【詳細】